管理有三难:人难管、事难办、责难负!这篇文章,很现实!

编辑:龙腾市场部 浏览人次:
说到管理,管理并非容易。传统的项目管理,无论是人力还是成本,都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,而现如今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就不一样了。信息化建设管理是借用软件的力量将项目管理的流程规范化,精细化,专业化,并且可以借用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智能数字化等工具来管理工程项目。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,减轻了很多的工作负担,并且让工作变得更有意义了。

管理有三难:人难管,事难办,责难负,这也是目前我们进行安全管理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。

那么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有哪些呢?这就是接下来要告诉大家的。

一、假配合

31.jpg

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,才能真正把安全理念和措施推行下去。

但是,现实中,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只是安全人员的事,其他部门对安全是毫不在意。

人事部不会把安全纳入员工考核机制,因为业绩才是第一位的;生产部和工程部也不会在具体生产或作业中100%按安全规程行事,因为按期完成生产或工程任务才是第一位的。

二、假重视

32.jpg

领导作为安全管理的推动者和领导者,在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。

如果他都不重视,甚至不带头推行,更不用提其他员工能够严格去执行了。

现实中,领导面对与安全管理相冲突的行为时,只要暂时不影响公司业绩,他也不会坚决制止,结果只会造成安全管理的弱化,导致安全人被边缘化。

领导名义上重视,但对于下基层进行“走动”管理,了解一线的安全状况动力不足。因此安全管理基本上最后就停留在安全人员层面了。

三、假宣传

33.jpg

现实中公司更喜欢象征性地宣传,张贴几张宣传标语和警示牌,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。只要安全上没出事,他们就认为是安全上没问题了,标语就起效果了。

但如果没有长期性、大量性的宣传和培训,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式就不会被人们认可和接受,最终安全管理也不会有任何起色。

四、沟通乏力

34.jpg

安全管理的有效推行,不仅需要时间的长期沉淀,更需要强有力的沟通。

一旦出现沟通不畅,或沟通乏力,对企业来说绝对是致命的,因为这意味着隐患不能第一时间被整改,事故不能第一时间被了解,伤员不能第一时间被救治。

一个全面高效的沟通应该是充分授权、团结协作、积极配合和坦率信任的。

现实中,一旦发现隐患或出现事故,大多数员工会选择隐瞒,就是沟通乏力的一个例证,也是安全管理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。

企业安全生产怎么抓?三个关键很重要

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虽然千头万绪,错综复杂,但是万变不离其宗。抓住“事前预防”、“事中控制”、“事后学习”三个关键环节,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一、“事前预防”是关键

让员工会处理事故发生前的异常状态,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,抓住事故每一类苗头,将事故停止在千钧一发之际。把可能发生事故的人、物、事、时等诸多因素处于受控状态,把静态的、被动的、滞后的安全管理变为动态的、主动的、超前的安全管理,变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前把关。

1、对作业风险进行分析。只有分析全面了、透彻了,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,将风险降到最低。

2、抓教育培训。实施全员培训工程,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、安全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,筑牢思想和能力防线。

3、全面落实安全责任。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、每一个班组、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,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真正把安全落到实处。

4、保障安全投入。提高员工安全素质,完善安全管理措施,有效控制发生事故的风险。

二、“事中控制”是核心

学会如何让风险“说话”,让风险一目了然,一旦有风险员工能知道如何进行先期处置。要确保现场安全工作的能控、可控、在控。任何工作在失去监管、失去控制的时候,往往会出现偏差,出现失误,出现漏洞,出现死角,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。

1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。建立并落实安全监管台账、安全检查制度、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,落实生产服从安全的要求。

2、加强“三违”控制。强化岗位作业标准化,对于各种违章违纪现象,各种麻痹侥幸做法,各种冒险蛮干行为给予及时批评纠正和严格考核处理,使职工在安全、良好的作业环境中工作。

3、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。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处理,举一反三,深入分析隐患存在原因,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彻底的整改。

4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。形成“安全第一、职工生命安全为先”的价值取向,开展“安全示范岗位”,评比“安全标兵”等活动,以实现企业设备质量完好、操作行为规范、安全管理科学,保证企业本质安全。

三、“事后学习”是保障

学会非日常安全管理,抓住危险作业、检维修、外部施工、非正常天气、意外设备情况、各类报警信号六大容易出事故环节。通过设施防护线的学习,可以掌握技防的诀窍,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。

1、严格按照“四不放过”原则依法查处事故,通过深究问题的经过与根源,从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根除“病情”。

2、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,落实演练制度,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实战演练,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事态扩大、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。

3、定期召开工作小结和安全分析会,分析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不安全现象。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,集思广益,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,做到持续改进。

11条原则和10个字安全生产十一条原则,总结的很到位

1、长效原则

通过多种安全防范、应急救援等措施,提高劳动安全系数,增加安全保障。

2、距离原则

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时,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。

3、时间原则

使员工暴露于危险、危害因素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。

4、屏障原则

人、物与危险之间必须设置屏障,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,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。

5、联锁原则

使用安全联锁装置,作为安全保证条件。

6、清除原则

查找隐患源,加以排除和预警,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。

7、防护原则

根据不同作业区域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和用具。

8、目视原则

采用多种标识、标志作为传递安全信息的目标,以保证安全。

9、群体原则

严格遵守各类操作规程,严禁违章、违规操作,人人警惕,相互照应,群策群力,搞好安全生产。

10、规范原则

只有规定动作,没有自选动作。

11、检查原则

定期组织安全检查,排查重点区域隐患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。

安全管理一定要抓好这“10个字”

突出一个“学”字

经常开展班组安全知识学习活动,提高个人安全意识,增强班组的群体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感。

狠抓一个“严”字

工作上讲求严密,使事故无可乘之机;态度上要严肃,抓安全毫不放松;标准上要严格,抓规程作业一丝一毫不含糊;在行为上要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做表率;

坚持一个“查”字

坚持做到班前互相确认检查制,班中现场巡查制,定期排查治理,查现场各种不安全因素,查人的思想动态,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;

立足一个“准”字

个人动态有标准,作业行为守规范;

深化一个“细”字

细在安全责任制上,细在规章制度上,细在操作标准上,细在班组建设上,细在每一项作业环节;

注意一个“防”字

要有超前预测预防意识,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、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,在生产活动中形成自保互保的三道安全防线;

贯彻一个“全”字

做好全员培训,全线预防和全面管理,对人与机、人与环境、物与环境的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,处理好这三者相互间的事故产生的关系,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;

落实一个“实”字

将安全预防措施落到实处,确确实实落实各工种、各岗位,实事求是搞好安全生产;

要求一个“快”字

对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标精神要传达得快,现场发现问题要处理得快,查出事故隐患要整改得快,对“三违”人员要制止批评教育得快,安全生产情况要汇报得快;

保持一个“多”字

在生产活动中多留一个神,多说一句话,多提一个醒。对易发事故的区域和岗位,在工作中力求多一点确认,多一些查看,进而达到多一处预防,多一个措施,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患生于所忽,祸起于细微!

35.jpg

“患生于所忽,祸起于细微。”一起又一起的重特大事故,也让我们为之警醒:安全毁于走神时,监管永无松弛日。

每一起严重事故,背后必定掩藏着成百上千个隐患。当隐患成祸,则暴露出监管方面的诸多漏洞。一些地方习惯“刮风式”检查,只在上级发号施令或特定时期动一动,甚至沦为华而不实的“检查秀”;事故发生后查处不力,“只捉和尚不拆庙”,问责不严就会思痛不足;社会监管缺乏合力,往往是行业主管部门“孤军奋战”……凡此种种都是安全生产监管上的“痛点”,内里照见的却是麻痹大意、推诿卸责。

安全失守,就是责任失守。诚然,我们可以依靠机制改革打通安全堵点,借助技术进步扫除安全盲点,但是再完美的规章、再先进的技术,在实际操作层面,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主动性和责任心。如何告别“一痛再痛”,也许最好的良药就是责任心。

只有员工行为与所倡导的安全理念相一致的时候,安全管理才能落地;

只有当安全管理所倡导的行为已内化为员工行为习惯时,安全管理才被真正赋予持久的生命力;

而只有当企业所倡导的安全理念固化为制度、内化为员工行为时,企业的业绩才能得以不断提升!

来源:网络
来源地址:微信公众号工程智库